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8-29 21:49:01 点击量:
“警察,孩子在家偷拿了4万多块钱,全花在游戏里了,我们实在没办法,求你们帮帮孩子!”8月2日,江门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接警大厅里,小张(化名)家长满脸焦急,前来寻求民警帮忙。
小张家住江海江南辖区,年纪轻轻却陷入网络游戏的“漩涡”。他趁家长疏忽,偷偷拿走家中4万余元,将这些本可用于学业提升、家庭生活改善的钱,一股脑投入网络游戏“蛋仔派对”——充值买炫酷装备、为游戏角色“氪金”变强,在虚拟世界里寻求所谓 “成就感”,却没意识到,现实中家庭因此承受经济压力,亲情也被“游戏消费”撕开一道裂缝。
家长发现钱财“不翼而飞”后,又气又急,在追问下得知是孩子所为,既痛心于孩子沉迷游戏、不懂事,又担忧孩子未来会在错误道路越走越远。无奈又焦急的他们,选择向江南派出所求助,期待民警能拉孩子一把。
江南派出所民警深知,少年犯错,“教育引导”远比“简单惩戒” 更重要。接到求助后,民警迅速行动,第一时间找到小张。
面对这个因沉迷游戏而犯错的少年,民警没有疾言厉色地斥责,而是以“知心长辈+普法老师”的双重身份,开启耐心教育:
民警告诉小张,家庭里的财物,哪怕是亲人的,也不能未经允许私自拿走、随意处置。这不是“家里钱随便用”的小事,而是关乎道德准则、甚至可能涉及法律规范的行为。一旦养成“想拿就拿”的习惯,未来踏入社会,很容易因分不清“公私界限” 犯下更严重错误,让人生蒙上污点。
民警结合案例,跟小张剖析沉迷游戏的危害。长时间泡在游戏里,白天没精神、学习跟不上,青春时光本该用来成长、拼搏,却被虚拟数据“吞噬”;为游戏花钱买装备,看似“炫酷”,实则是把现实里的努力、家庭的积蓄,换成虚拟世界里“转瞬即逝”的快乐,等清醒过来,只剩后悔。
4万余元,对普通家庭不是小数目。民警带着小张算“生活账”:这些钱,能为家里添置多少实用的东西、能支撑自己参加多少有意义的学习活动……对比游戏里“花出去就看不见摸不着”的消费,引导小张明白,把钱用在现实生活的“刀刃”上,才能真正收获长久的幸福与成长。
小张一笔一划认真书写,承诺“我犯下了错误,懊悔不已。我保证以后不会不经父母的同意私拿父母的钱,我会全力配合警察叔叔调查,弥补损失,帮父母把钱找回。”这简短的保证书,是少年重新出发的“承诺书”,更是江南派出所守护青春的“见证书”。
此次事件,给广大家长敲响警钟:在忙碌生活中,别忽略对孩子的陪伴与关注。要多和孩子聊聊生活、聊聊兴趣,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——让孩子明白“钱从何来、该往哪去”;更要关注孩子的网络生活,及时发现沉迷游戏的苗头,陪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,别让网络游戏成为吞噬青春的“黑洞”。
江海高新发布向上滑动看下一个江海高新发布赞分享推荐 写留言 ,选择留言身份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